界面新闻记者 | 吕文琦
香港保监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第一季度,内地访客赴港投保保费156亿港元,同比上涨62.5%,保费规模达历史第二高,占全港总保费的24%。
内地访客新造业务保费上涨,主要由终身寿险和储蓄险的需求带动。以新单保费统计,两者合计占比92.01%,其中终身寿险占比77.5%,储蓄险占比14.51%;按新单保单统计,终身寿险和重疾险占比较高,合计占比88.53%,其中终身寿险占比58.77%,重疾险占比29.76%。内地访客喜欢购买的产品中,终身寿险的件均保费高达39万港元。
从全港市场看,2024年一季度,香港新单保费为651亿港元,较2023年同期469亿港元,同比上升38.9%。香港保单的货币以美元为主,占比76.8%,人民币占比3.7%,同比2023年一季度的5.42%有所下滑。
有香港保险从业者向界面新闻介绍,去年港险市场的火热和香港政府的人才引进计划让更多的人了解到港险,再叠加今年各大保险公司的保费折扣,因此今年的咨询量和购买量均较去年进一步提高。
火热的市场也使得乱象频发。香港保监局4月与廉政公署采取联合行动,打击向内地客户无牌销售保单的贪污及违规行为后,保监局在5月末向业界再发布通函,指有持牌保险经纪公司依赖无牌人士从事受规管活动,保监局与廉署之前采取联合打击行动,调查仍然在进行。
通函指出,此前虽已发出明确警告,但在实际检查中,监管发现仍有持牌保险经纪公司采取的业务模式不合规,而其业务模式不合规主要表现为:
转介人没有代表保险经纪公司进行受规管活动的所需牌照;向转介人支付超乎寻常的高额转介费诱使客户购买长期保单;转介人向客户提供违规回扣;经纪公司未能履行其职责亲自向客户进行受规管活动;经纪公司或业务代表唆使客户假称所有受规管活动均由相关经纪公司在香港进行,并在售后核查电话中保持一致口径,以此规避保险公司的管控措施。
早在2016年,香港保险便因为乱象受到了内地监管机构的注意。2016年4月22日,原中国保监会发出《关于内地居民赴港购买保险的风险提示》。当中指出,近年来,境内非法销售、非法代理香港保险产品的行为日益增多,既扰乱境内保险市场秩序,造成消费者被误导和维权成本增加,又干扰国家外汇管理秩序,造成资产外流甚至黑钱清洗。
当年5月,港险市场大幅调整,多家香港保险公司针对内地违规销售做出跟进,包括彻查违规公众号以及对内地IP地址关闭保险建议书系统。近期,界面新闻了解到,数家头部保险公司再一次对内地IP地址关闭建议书系统,代理人只能在香港境内为客户出具建议书。
不过在社交媒体上,对香港保险的宣传越来越多,大部分名为“踩坑”,实为宣传。另有财富公司向记者“伸出橄榄枝”,表示如果可以介绍客户,愿意提供50%的佣金。
但香港保险复杂的产品结构注定了违规销售是隐患的来源。尽管香港储蓄险高收益“看起来很美”,但值得注意的是,香港储蓄产品是分红险,是否能达到计划书上预期的收益和公司的投资水平息息相关,并且保证利率很低,高收益主要来自非保证利率。
根据某公司的保单收益表,如果仅看保证收益,保单的回本增加一倍至19年。从收益率看,30年时保单收益率为0.33%,100%年时为0.52%。这也意味着,在一些极端情况,香港保险的收益会低于活期存款。
根据香港保险公司公布的红利实现数据,没有一家公司可以在全产品做到100%的实现率,不少公司的分红实现率在85%-90%的水平,这也意味着客户实际能提取的钱是当时计划书的八五折。
谦谦分子合伙人赵大玮向界面新闻强调,香港保单不是灵丹妙药,也不是洪水猛兽,在合格的、负责的、合规的、专业的香港保险销售服务人员的服务下,在监管允许的展业环境下,对有针对性的客户的有特定的需求,是有价值的。否则,蕴藏着的风险是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