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丰晋信“养老36计”专栏
为投资者谋划人生养老大事
想要追求更高的潜在收益,就要承担更高的风险,这可能是金融投资中最重要的底层逻辑之一。
而养老投资中的诈骗,其主要方式就是承诺与所描述风险并不对应的高收益率,来吸引投资者。
所以,只要我们能够了解当下金融市场产品的潜在收益水平,以及它和风险的对应关系,就可以帮助我们识别养老投资的诈骗。
PART.01
不同潜在收益率对应的风险有多大?
存 款
收益率:
中国银行公布的1年整存整取利率是1.45%,2年2.05%,3年2.20%,5年2.25%。
数据来源:中国银行,人民币存款利率表2023-09-01,https://www.boc.cn/fimarkets/lilv/fd31/202309/t20230901_23679836.html
风险:
几乎无风险。
银行理财产品
收益率:
过去10年,银行理财产品年收益率在约3~5%区间波动,年收益率平均值为4.2%/年。
图1:银行理财产品的年收益率及其平均值
数据来源: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年度报告,截至2022.12.31。算数平均值。历史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仅作说明示意,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由于产品净值涨跌幅,并不代表投资者的实际收益,我们这里采取的计算方法,是用该种类产品当年实际创造出的总利润,除以产品的年初、年末平均总规模。
风险:
展示的数据并未出现负值,但并不代表没有风险。
例如在2022年年中,部分产品就出现了跌破净值的情况,不过其中大部分回撤在5%以内。
数据来源: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总裁成家军:客观理性看待理财市场的产品破净现象》,https://new.qq.com/rain/a/20220403A014F300
Wind主动股票型及偏股混合型基金
收益率:
过去10年,Wind主动股票型及偏股混合型基金年收益率在约-30~40%区间内波动(请注意这是总体数据,实际单个产品收益波动可能更为偏离),年收益率平均值为10.2%/年。
图2:Wind主动股票型及偏股混合型基金的年收益率及其平均值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2.12.31。算术平均值。排除区间内未成立的产品。历史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仅作说明示意,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由于产品净值涨跌幅,并不代表投资者的实际收益,我们这里采取的计算方法,是用该种类产品当年实际创造出的总利润,除以产品的年初、年末平均总规模。
风险:
从图表可见,收益率最低的为-30.7%,也就是年初投资1万元,年末只剩约7000元。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2.12.31。历史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仅作说明示意,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解读:
1)对于股票及偏股型基金,或类似风险水平产品的投资者,愿意承担本金较大回撤,以追求较高潜在收益的情况下。
对他们来说,可能有些年份收益较高,有些年份则大额亏损,但是总体看波动逐年抵消后,或预期长期潜在收益在10%左右。
2)从历史数据看,在出现大幅亏损时,如果对后续市场有信心,应该坚持投资。
PART.02
更高的最大回撤与潜在收益率?
推而广之
其实,普通投资者可以方便接触到的,比较正规的常见投资产品,都可以与存款、理财产品、股票和偏股型基金类比来认知。
例如,目前货币基金的收益率一般在2%以上,可能稍高于存款利率。其承担一定本金损失风险,但相对非常低。
在此基础上,如何追求更高潜在收益
在此基础上,投资者想要提高收益率,一般通过以下几个方式:
1)延长锁定期:
例如,投资于有锁定期、定期开放的债券基金、理财产品等,由于无需面对投资者随时赎回的可能,管理人可以预留更少的流动性仓位等,或有助于提高收益率。
又例如,养老保险产品,我们在缴纳保金期间,为保险公司提供了稳定、一般不会撤资、可预期的现金流,方便其投资安排,所以可能给到相对更高的承诺收益率。
2)增加杠杆:
例如投资于某些加杠杆操作的债券基金。
但是要知道,杠杆不仅放大了潜在收益,也以同比例放大了回撤和波动。所以,一定要非常慎重。
3)花费精力进行研究:
例如,利用金融市场上存在的套利机会。
但首先,这需要专业的投资知识。
其次,套利机会变化多端。对其识别和利用,需要大量时间精力来跟进市场。
所以对于普通投资者,不如选择较为靠谱的公司、投资团队、基金经理等,来代为投资。
是否投资于更高风险的产品?
如果想要追求再高的投资收益率,必定是投资于更高潜在风险的投资产品的。
例如,直接投资于股票市场、乃至进行风险投资或者股权投资。
但其实即使是前述股票和偏股型基金收益的波动程度,很多投资者实际面对的时候都已经觉得难以承担了。
更高潜在收益对应的可是更高的风险,投资之前可以想一想,自己真的可以承受更大的风险吗?
想到收益时,一定也要想到风险。能承担风险,才可以考虑去追求对应的收益。也就是我们常常强调的投资要和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需求相匹配。
PART.03
养老投资诈骗的本质
相应地,前面也提到了,养老投资乃至所有金融投资诈骗的本质,万变不离其宗,就是承诺与所描述风险并不对应的高收益率,或者只描述高收益率,不强调高风险。
例如,结合前述理财产品、基金产品的收益率看,如果某产品承诺短期就能给到年化4~10%的收益而保证本金不会亏损,那基本上是诈骗无疑。
因为从收益率来看,其产品应该具有介于理财产品和股票及偏股型基金之间的风险水平,那么可能的回撤也应该具有相应的水平,也就是说肯定是有承担亏损的可能的,那又怎么可能保证收益率呢?如果真的有这么好的事情,开发产品的人为什么不自己闷声发财,而是要将产品广为发售呢?
又例如,某人的股票投资产品,某年收益做到了300%,并且吹嘘后续会始终追求这种收益率,那么我们要知道其风险一定是非常非常高的,不一定适合我们的养老投资。
例如,可以思考,如此高的收益率,是否是通过加杠杆达到的?要知道,当其投资标的出现了30%的最大回撤时,如果是2倍杠杆,产品的亏损将达到2*30%=60%,如果是3倍杠杆,产品的亏损将达到90%。
所以,不要盲目追求不合理的收益率,从而忽视风险,我们就真的能规避掉很多金融诈骗。
PART.04
养老投资中追求资产的保值增值,
应坚持长期投资
即使是以前述较低的5年整存整取利率2.25%进行投资,坚持30年后,结果也变为了1.9倍。
所以,养老投资中,不应该以短期追求高收益的方式,而是应该以长期投资的方式,追求资产的保值和增值。
本文件所提供之任何信息仅供阅读者参考,既不构成未来本公司管理之基金进行投资决策之必然依据,亦不构成对阅读者或投资者的任何实质性投资建议或承诺。本公司并不保证本文件所载文字及数据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也不对因此导致的任何第三方投资后果承担法律责任。
基金投资有风险,敬请投资者在投资基金前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基金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并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基金产品。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它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新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
投资人应当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额投资和零存整取等储蓄方式的区别。定期定额投资是引导投资人进行长期投资、平均投资成本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投资方式。但是定期定额投资并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人获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等效理财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