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网报道 时下,云南省临沧市永德县各处的甘蔗地犹如一片生机勃勃的绿色海洋,甘蔗植株挺拔而茂密,一片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
“过去,我们村家家户户都比较富足,去镇上买东西就算忘记带钱,别人都愿意赊给我们。”永康镇忙况村党支部书记饶国章表示,曾经的忙况村依靠种植甘蔗成为镇上非常富裕的一个村。但是在2016年,由于国际糖市低迷,资金链断裂,生产加工企业永德糖业集团被迫停产歇业,长达6年时间未能重启生产,永德县2.6万余户蔗农约2亿元蔗款未能兑付,仅忙况村就有2000余万元的蔗款未兑付,使得蔗农对甘蔗种植失去信心,甘蔗种植规模急剧萎缩,据统计,永德县6年间甘蔗种植规模由35万亩急剧萎缩至不足2万亩。
鉴于具有良好的甘蔗种植基础,永德县不断思索突破困境的办法。2021年,永德县对标临沧市打造全国一流甘蔗产业、云南省最大糖料生产基地的目标,通过招商引资引进“链主”企业云南农垦集团投资永德蔗糖产业,双方签订蔗糖产业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合资1.5亿元注册成立云南农垦永德糖业有限公司。
“由于此前拖欠蔗款的问题,一开始村里鼓励种植甘蔗时,村民的态度是‘就算免费种也不种’。”忙况村蔗农杨华强表示,曾经深受打击的忙况村村民起初不敢种植,村里就入户“敲门”讲政策,组织村组干部、农务员、种蔗户到糖厂参观,企业蔗款支付以“一车一付、随到随结”的方式,让广大蔗农吃上“定心丸”,群众思想开始从“要我种”到“我要种”转变。“我们是吃甘蔗长大、穿甘蔗长大的,老百姓对甘蔗有着很深的感情,加上积累下来的种植技术,只要政策好、有人收购,村民们很愿意继续种甘蔗。”杨华强说。
引入生产加工企业后,忙况村通过建立“党组织+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将多方优势有机融合,牢固多方共赢的“利益链条”,严控产业发展风险。同时,村里大力推广甘蔗良种良法技术,通过实施坡改梯提高耕作条件,做到“坡改梯实施完成一亩、甘蔗就跟进种成一亩”,推广机犁耙、机种植等机械化作业,采用全膜覆盖、一次性施肥施药等先进适用技术,2022/2023榨季,甘蔗种植单产达7吨。实现了“小面积、大产量”,进一步实现了土地集约化利用。
“以前,一户人家顶天管理20亩的甘蔗地,现在科技运用于甘蔗产前、产中、产后的全过程,实现减工降本,一户人家管100亩甘蔗地也不费力了,老百姓的收入越来越高了。”饶国章表示,截至2023年底,忙况村累计新植甘蔗1万余亩。2022/2023榨季,忙况村甘蔗种植面积达8953亩,入榨甘蔗4.1万吨,产值高达1845万元,忙况迈入全县万亩种蔗村之列。
忙况村甘蔗种植的华丽转变是永德县以政企合作推动甘蔗产业发展的鲜活写照。在2021/2022和2022/2023两个年度的甘蔗生产中,永德县完成甘蔗新植11.61万亩,推动甘蔗种植规模从不足2万亩扩至12.38万亩。2022/2023榨季,全县甘蔗收获面积8.54万亩,平均亩产达6.07吨,兑付蔗款2.3亿元,工农业产值5.5亿元,创税1500万元。同时,制定企业反哺机制,新植甘蔗每亩补助乡镇政府6元、村级12元,入榨每吨补助2元给乡镇政府、补助3元给村集体,甘蔗单项促进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增加201万元。
甘蔗产业的恢复性发展,在促进农民增收、企业增效、政府增税、村级集体经济增加等方面实现了多方共赢,为乡村振兴“产业兴旺”奠定了坚实基础。“永德甘蔗的发展史饱含着老百姓的笑与泪。如今,听着甘蔗地里机器转动的声音,嗅着糖厂的香甜馥郁,望见群众脸上因丰收而显现出的笑脸。相信在多方的助力下,永德的甘蔗产业发展会越来越好。”永德县地方产业发展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满怀憧憬。(作者 李春林 隋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