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华尔街金融!

今天是 2025年07月16日 星期三

关注经济热点

一起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全球股市

热门搜索:概念股金融股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本

爆款单品时代来临 ETF品种多点开花

2025年上半年,境内ETF发展势头强劲。相比此前靠核心宽基ETF“吸金”撑起一片天,在上半年活跃的市场环境和轮动行情推动下,黄金、港股互联网、机器人、基准做市信用债等多个热门赛道都涌现出了代表性的ETF单品,“吸金”效果不输甚至超过核心宽基产品。

随着一系列政策新规以及监管指导意见发布,有业内机构表示,ETF基金管理人或将业务战略重心由品牌宣传转向规模落地。其中,头部公司产品布局完备、客户基础良好、品牌影响力强、业务资源充足,行业领先优势相对牢固,营销战略可侧重于创新潜力产品的布局和培育。

● 本报记者 王鹤静

多只存量产品焕发生机

2025年上半年,境内ETF总规模首度突破4万亿元大关,由年初的3.73万亿元增至年中的4.31万亿元。在上半年新增的5800多亿元中,华夏基金、易方达基金、富国基金成为贡献最多的前三家公募机构,增量规模分别为928.32亿元、648.66亿元、513.71亿元。

上半年ETF新增管理规模在200亿元至500亿元的公募机构共有8家,分别为南方基金、海富通基金、广发基金、华泰柏瑞基金、嘉实基金、博时基金、国泰基金、华安基金。ETF新增管理规模在50亿元至200亿元的公募机构共有10家,分别为工银瑞信基金、天弘基金、大成基金、平安基金、东财基金、鹏扬基金、景顺长城基金、汇添富基金、华宝基金、永赢基金。

富国基金、海富通基金、广发基金、工银瑞信基金、大成基金、平安基金、东财基金、鹏扬基金等旗下ETF管理规模上半年增速相对较快,年中的ETF管理规模排名相比年初均有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半年持续活跃且轮动的市场行情推动下,ETF规模增量可以说是多点开花,多个赛道都涌现出爆款单品。

其中,多只存量产品在行情推动下重新焕发生机。例如,华安黄金ETF、富国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紧抓行业风口,通过基金管理人的有效宣传取得了显著成果。在行业马太效应下,两只ETF均在同类产品中成长为绝对的龙头产品,上半年资金净流入规模分别高达311.47亿元、257.27亿元,年中规模分别达到598.23亿元、479.17亿元。工银国证港股通科技ETF、华夏中证机器人ETF以及博时基金、易方达基金、国泰基金旗下黄金ETF上半年的规模增量均在百亿元以上。

爆款新品频现

在新品端,今年上半年最吸睛的无疑是首批基准做市信用债ETF。

例如,1月发行的南方基金、华夏基金、易方达基金旗下上证基准做市公司债ETF年中规模均超过200亿元;海富通上证基准做市公司债ETF以及广发基金、博时基金、大成基金、天弘基金旗下深证基准做市信用债ETF年中规模均超过100亿元。

在债券型ETF新品大举扩容的同时,存量产品代表海富通中证短融ETF上半年新增规模近200亿元,富国中债7-10年政策性金融债ETF、国泰上证10年期国债ETF、平安中债-中高等级公司债利差因子ETF、鹏扬中债-30年期国债ETF等存量产品的新增规模均在百亿元左右。

今年上半年部分ETF基金管理人的管理规模显著提升,主要得益于上述各赛道爆款单品的贡献。

以规模增速较快的基金管理人为例,富国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与富国中债7-10年政策性金融债ETF、海富通中证短融ETF与海富通上证基准做市公司债ETF分别为富国基金、海富通基金贡献了70%以上的ETF规模增量。值得注意的是,平安中债-中高等级公司债利差因子ETF、东财中证1-3年国债ETF、鹏扬中债-30年期国债ETF几乎独自撑起了各自基金管理人的ETF增量规模。

相对而言,华夏基金、易方达基金、南方基金、广发基金等大厂上半年的ETF规模增量来源相对多样,核心宽基ETF、行业主题ETF以及债券型ETF等多类品种均有贡献。

ETF业务重心转向规模落地

方正证券金融工程团队表示,国资、保险两大机构投资者是2023年以来ETF乃至整个公募基金市场最主要的增量资金来源,预期未来一段时间仍然如此。在避险及绝对收益目标驱动下,个人投资者的多元资产配置意识及需求明显增加,过往偏好投资的行业主题ETF规模增量相对有限,美股、债券、黄金ETF等A股弱相关资产标的持仓市值大幅增加。

结合产品属性分析,方正证券金融工程团队表示,对于宽基产品而言,基金公司资源持续投入能力的强弱对产品规模及流动性的稳定性存在极大影响。当前部分竞品规模差距不大,产品排序随时发生变化,在具备明显领先优势的头部产品胜出之前,同业产品竞争仍将延续。

对于行业主题产品,在新发产品节奏受控的情况下,规模增长十分依赖于存量产品储备,头部公司较为充裕的业务资源、产品储备以及前瞻性的布局眼光,便于公司在主题行情启动后及时反应进行营销宣传,领先其他对手,争揽市场资金以实现规模增长。

随着一系列政策新规以及监管指导意见的发布,ETF基金管理人或将业务战略重心由品牌宣传转向规模落地。因此,方正证券金融工程团队建议,头部公司产品布局完备、客户基础良好、品牌影响力强、业务资源充足,手握一只或多只同赛道龙头产品,行业领先优势相对牢固,营销战略可侧重于创新潜力产品的布局和培育;中型公司围绕已具备一定规模基础及比较优势的核心产品进行全天候持续营销,或是更为合理的战略选择。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华尔街金融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要收藏
0个赞
转发到:
推荐阅读
  • 转自:北京商报指数修订后,这类ETF将再扩容。近期,深交所公布修订创业板综合指数(以下简称“创业板综”)编制方案。同日,招商基金、鹏华基金、博时基金等多家公募火速上报相关创业板综ETF。事实上,存量产品中,已有不少指数基金跟踪创业板综,部分[全文]
    2025-07-14 00:19
  • 【导读】公募投研人士解读“中报”行情:业绩或持续回暖,科技成长有望成为投资主线中国基金报记者 李树超 曹雯璟 张燕北7月,随着上市公司陆续披露业绩预告,A股半年报行情正式启幕。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11日,近500家上市公司披露了业绩预[全文]
    2025-07-13 23:41
  • (转自:渤海证券财富管理)编发| 张宏魁复审| 邢艳审核| 李皓[全文]
    2025-07-07 00:25
  • (转自:ETF炼金师)根据国家统计局的安排,6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和生产者物价指数(PPI)将于7月9日正式公布。华泰证券的预测显示,6月CPI同比增幅将升至0.1%,这一表现受到国际油价上涨的支持,同时预计PPI同比降幅将收窄至3%[全文]
    2025-07-06 23:05
阿里云服务器

Copyright 2003-2025 by 华尔街金融 herj.gzxinw.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网站所有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