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华尔街金融!

今天是 2024年12月25日 星期三

关注经济热点

一起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全球股市

热门搜索:概念股金融股票

当前位置: 首页 > 创投

A股市场波动不断 你的“固收+”理财最近涨了吗?

近期,招银理财、农银理财等多家理财公司开始宣传起了旗下的“固收+”理财产品。一位国有行理财经理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最近在向客户推荐理财产品时,会在客户有需求时适当向用户介绍多资产多策略产品。多位业内人士也表示,近期“固收+”产品或迎来配置良机。

节前一周开始,权益资产行情引发了市场对含权产品的关注,但据业内人士称,有0-40%权益仓位的“固收+”产品,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压力主要还是来源于权益市场行情过大的起伏。

股市大涨的过程中,相对于购买“固收+”理财,直接“投身”权益市场无疑收益更大,这也为理财市场带来了阶段性的赎回压力。

但过去几周权益市场也不是持续走牛,在股市回调的过程中,“固收+”产品的日子也不好过,业内人士表示:“权益的仓位跟着一起跌,债券的仓位,因为主要都是信用债,更是因为市场的负反馈,估值大跌,净值出现了比较大的回撤。”

所谓“固收+”是“固收”和“+”两部分资产组成的投资策略,其中“固收”部分是指以债券为代表的固收类资产打底,以风险较低的债券类资产为主比如利率债、信用债等,其作用是获取基础收益并且控制投资风险,以求获得相对稳健的收益。

“+”资产部分则是依靠多种资产增厚产品整体收益,比如可转债、股票等。“固收”与“+”的有机结合使得产品达到追求增厚收益、平滑波动的目的。

但这几天,“固收+”类理财产品开始收复失地。一位投资者表示,自己购买的一只股份行理财公司发行的挂钩“中证500指数”的自动触发策略“固收+”理财产品长期以来收益都在1%以下,从9月底开始收益率“飙升”,涨幅超6%,直接超过了业绩比较基准上限。

根据产品说明书,该产品业绩的业绩比较基准为0.01%-4.9%,由于该产品投资的挂钩中证500指数的场外衍生品成功敲出,该产品已经于10月11日提前终止。

业内人士指出,“固收+”类型产品已经迎来了合适的投资时机:一方面,固收的部分,信用债经过之前的调整,收益率到了高位,票息保护大增,且后续有比较明确的下行机会。

另一方面,权益的部分,经过上周后三天的大跌之后,虽然可能很难继续普涨,但是结构性的机会会更加凸显,很多板块,依然有比较大的配置机会,随着财政的发力,权益很难回到过去那种极度悲观的行情。

华安基金分析师也在研究中指出,权益方面,政策逐渐发力,内需复苏可期,权益短期或将有复苏动力。虽然也有所回调,但近期重磅会议重新给予了市场对未来的预期,比如明确对地方债务、银行体系、房地产市场的支持;官方加杠杆的意愿等,对经济、消费预期起到了改善作用,也将间接提振相关行业乃至整个A股的估值和股价。

中金固收也在研报中指出了接下来债市可能存在的机遇:目前为止,债券利率下行趋势尚未至尾声,而短期来看今年四季度债市的最大机会在于短端利率下行。

我们预计后续信用的利率也会随着利率债利率的回落而回落,并且一旦股市上涨斜率放缓甚至重新回落,整体债市的利率就会再度回落,目前市场已经逐步体现这个逻辑。”中金固收表示。

上述理财经理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在此阶段股市行情走牛之前,也很少将“固收+”理财作为向投资者推荐产品时的第一选择。中信建投在研报中指出:从风险偏好的角度,策略稳健客户中长期配置“固收+”,是一个慢慢净值化转型的过程;从持有期限的角度,对于风险偏好高的客户,大部分资产可以放在更加偏激进的策略,但是资金期限较短的一些资金,可以根据实际的投资期限选择不同的“固收+”策略。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华尔街金融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要收藏
0个赞
转发到:
推荐阅读
  • 来源:金融人事mini12月11日,基金人事率先报道了,建信投资副总裁谢海玉接任建信基金总裁,原总裁张军红将回归建行总行。银行人事最新获悉,张军红新职务已确定,拟任建行总行股权投资与子公司管理部总经理。据了解,2022年,建行将原“股权与投[全文]
    2024-12-20 04:16
  • 财联社12月16日讯(编辑 李翀)在近期监管对理财自建估值方法出手监管下,财联社了解到,部分使用自建估值模型的银行理财子公司已重新采取中债估值、中证估值所提供的估值。目前主流第三方估值模型仍占据市场主导地位,但其估值方法也面临着市场适应性的[全文]
    2024-12-17 04:12
  • 来源:北京商报试点两年多后,个人养老金业务有望迎来全国扩围。12月11日,北京商报记者获悉,相关部门将于近期就个人养老金制度全面实施进行动员部署。作为我国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个人养老金制度是实现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全文]
    2024-12-13 04:06
  •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独家获悉,针对近期理财子公司盛行的“自建估值模型”,金融监管部门开始出手干预,下发通知要求理财子公司不得违规通过收盘价、平滑估值及自建估值模型等方式去熨平产品净值波动。有机构表示,监管此次要求,无论直投或委外不得违规出现[全文]
    2024-12-12 04:04
阿里云服务器

Copyright 2003-2024 by 华尔街金融 herj.gzxinw.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网站所有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