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华尔街金融!

今天是 2024年12月25日 星期三

关注经济热点

一起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全球股市

热门搜索:概念股金融股票

当前位置: 首页 > 理财

多家银行理财产品提前终止 银行理财逐步适应净值化管理

来源:中国基金报

原标题:多家宣布!“提前终止”

近期,多家理财公司相继出现旗下理财产品提前终止现象,引发市场广泛关注。数据也显示,今年前五月提前终止的理财产品数出现了同比增长。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理财产品提前终止属于常见现象,在净值化时代背景下,理财产品提前退场或是理财公司适应净值化管理的一种方式,对此投资者应理性看待。

多家银行理财产品提前终止

6月13日,民生理财发布公告称,为充分保护投资者权益,根据产品合同约定,公司决定于2024年6月18日提前终止民生理财富竹安盈6个月封闭6号理财产品,并将在提前终止日后两个工作日内进行收益分配。

中邮理财于6月11日发布公告称,当前市场利率大幅下行,影响产品未来运作,在目前产品实际业绩达到业绩基准的情况下,为保护投资者利益,经与客户沟通一致,中邮理财邮银财智·鸿运定制6号(盛鼎版)人民币理财产品拟于2024年6月17日(提前终止日)提前终止。

5月28日,交银理财也发布公告称,根据市场以及投资运作情况,该公司将于6月21日提前终止交银理财稳享大湾区价值投资一年定开2号理财产品;将于7月12日提前终止交银理财稳享大湾区价值投资一年定开3号理财产品。

除上述公司之外,近期还有信银理财、广银理财等多家理财公司发布类似公告。

同时,整体来看,今年提前终止的理财产品数与去年同期相比出现增长。

根据普益标准数据统计,截至2024年5月31日,年内提前终止的净值型理财产品共958款,同比增加117款,上升了13.91个百分点。睿智新虹理财研究院的数据也显示,今年前5月提前到期产品有707只(按登记编码统计),同比增长了18.6%。

银行理财逐步适应净值化管理

多位受访人士认为,银行理财产品提前终止属于正常现象,在净值化时代背景下,理财产品提前退场或是银行理财子公司适应净值化管理的一种方式。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随着理财市场监管制度不断完善,为规范理财产品经营管理,更好满足制度要求,少数理财产品可能会提前终止运作。此外,受多重复杂因素影响,理财产品未来投资收益不确定性增加,为兑现已有收益,部分理财产品选择提前终止运作。

“理财产品提前终止其实是常见现象,产品说明书一般都有提前终止条款,管理人有权提前终止产品。”睿智新虹理财研究院直言,封闭式产品提前终止的原因大多是投资资产提前终止、结构性产品达到敲出条件,或目标盈产品达到预期收益目标等,开放式产品提前终止的原因大多是产品份额不足、业绩不佳等。

“当然,产品提前终止也有管理人产品线调整、合规要求等方面的原因。”该研究院指出,今年以来,随着银行理财市场规模增长,产品数量增多,提前到期产品数量自然也会更多。不过,不排除部分机构为了占领市场盲目发行过多产品但因渠道募资能力没有跟上,导致产品份额不足而提前终止。

“总的来看,年内提前终止产品数量虽有所增长,但仍在合理范围,后续情况需要继续观察。”该研究院表示。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也认为,理财产品说明书中一般会有提前终止的约定条款,当面对市场波动、投资难度加大、业绩不及预期、理财总份额持续较低等情况,可能会出现提前终止的情况,这也可以看作是理财产品适应净值化转型的一个方式。

理性看待并应对理财产品提前终止

那么,理财产品提前终止对投资者有何影响?

对此,睿智新虹理财研究院直言,除了结构性产品和目标盈产品,大多理财产品提前到期,对投资者来说是感受不佳的,相当于打乱了他们的投资计划,又付出时间成本来挑选产品。同时,也反映了管理人的运营和投研能力存在一定问题,导致产品不能持续运作。对于投资者来说,应认识到理财产品提前终止是正常现象,不过对于经常出现提前终止原因披露不详产品的理财机构,需要提高警惕。

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分析师刘银平则认为,尽管产品提前终止可能会损害到投资者的权益,但这并不代表都是坏事。银行和理财子公司在权衡各方面利弊之后选择提前终止产品,意味着终止产品或许比继续运作下去要更有利。

“提前终止并不代表产品已经发生实际亏损。如果产品投资业绩无法达到预期,提前终止之后再购买新的理财产品可能是个更佳的选择。”刘银平称。

娄飞鹏也表示,理财产品提前终止是市场化行为,也是正常的现象,有助于降低理财公司的运营成本,有助于更好地保护投资者的权益。对于理财公司而言,需要强化投研能力,更好地服务广大投资者;也需要做好投资者教育,引导投资者树立正确的投资理财理念。对于投资者而言,除了认真选择理财产品,也要正确看待理财产品提前终止,并理性处理。

“尽管目前大多数理财产品都有提前终止相关条款,但投资者往往注意不到。”董希淼指出,随着理财产品提前终止情况增多,银行和理财子公司还需以适当的方式特别提醒、告知投资者,并对提前终止的原因进行说明,做好相关资金兑付及善后工作。    

“银行和理财公司还需要继续加强投资者教育工作,引导投资者理性看待市场波动;同时,加强投研能力建设,不断提升资产配置能力和风险管理水平。”董希淼称。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华尔街金融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要收藏
0个赞
转发到:
推荐阅读
  •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叶麦穗 广州报道全球最大的黄金ETF—SPDR连续两日大幅波动,12月20日增加16.66吨,这也是今年以来,SPDR最大幅度增仓。后一交易日12月23日,又出现3.45吨的减仓,使得最新的持仓量达到873.95吨。黄[全文]
    2024-12-25 04:33
  • 来源:金融时报个人养老金制度走向全国后,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迎来第六批扩容!近日,中国理财网发布第六批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名单,共计新增4只产品,包括工银理财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3只,中银理财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1只。此次新增后,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全文]
    2024-12-20 04:16
  •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周炎炎 见习记者 余纪昕 上海报道12月11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独家获悉,针对近期理财子公司盛行的“自建估值模型”,金融监管部门开始出手干预,要求银行理财子公司不得违规通过收盘价、平滑估值及自建估值模型等方式去熨平[全文]
    2024-12-12 04:04
  • 来源:时代财经作者:曾思怡近期,被形容为“国民理财神器”的余额宝收益率跌至1.277%,创历史新低,引发关注。货币基金收益普降“1元起购,随时可赎回”,作为阿里巴巴旗下的货币基金产品,余额宝自2013年推出以来,以其便捷性、灵活性和相对较高[全文]
    2024-12-10 04:04
阿里云服务器

Copyright 2003-2024 by 华尔街金融 herj.gzxinw.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网站所有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